线上实盘配资平台 鲁迅没有来过深圳
文 | 叶小纲线上实盘配资平台
1927年1月18日到9月27日,鲁迅在广州度过了8个多月。他先住进文明路215号的钟楼(编注:今广州鲁迅纪念馆,当年是中大校区),后搬至珠江东堤上的白云楼。东堤肃穆清寂,远山近水,是阅书撰文的理想地。鲁迅在此写下了“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之名句。《故事新编》中的《铸剑》、散文《野草》就是鲁迅在白云楼完成的,《朝花夕拾》编订亦是。
鲁迅长孙周令飞曾说:“在广州8个月,是鲁迅一生中最柔软、最浪漫的时期。”这与鲁迅和许广平的感情有关。许广平是广州人,鲁迅曾与许广平商定,先分开两年,但鲁迅在厦门只待了4个多月,因工作不愉快,经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的力荐与推动,毅然前来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并任文学系主任兼校教务主任,许广平任助教。陈延年专门召开了有恽代英、邓中夏、李求实、毕磊等人参加并要求广州共产党组织做好鲁迅来穗的欢迎工作会议。广州更是存放鲁迅爱情果实的地方,恋爱中的鲁迅,文笔轻柔,节奏变缓。以上提到的章节,包括我第五交响乐中的第八乐章《两地书》,都成了《鲁迅》交响乐的重要篇章。
深圳交响乐团3月28日在深圳演出交响乐《鲁迅》的海报。
深圳交响乐团今年3月将在深圳与广州连演两场我的第五交响乐《鲁迅》,引发本文话题。鲁迅在广州的1927年,深圳属于广州府宝安县。深圳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的《新安县志》中,源于深圳墟,因附近有“深圳”流过而得名。鲁迅是否到过广东其他地方不详,从记录看,1927年2月19日,鲁迅吸着当时最便宜的彩凤牌香烟,边在香港讲演《老调子已经唱完》。不知当年他如何从广州赴港?我推测鲁迅没有来过深圳。
鲁迅让我联想起俄罗斯的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契诃夫、果戈里、莱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高尔基、阿·托尔斯泰等作家与诗人,与音乐家柴可夫斯基、鲍罗丁、穆索尔斯基、格林卡、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鲁宾斯坦、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夏里亚宾……艰难时代造就了这批俄罗斯文化巨人。鲁迅诞生于中国的幽暗年代,他的文章是微光,是林中响箭,是冬末之萌芽,是进军的一大步,更是对先驱者爱之大纛、对摧残者憎的丰碑。他的文学精髓,高于纯虚构,高于抒情诗。笔是枪尖,刺透旧中国的脸;声是晨钟,唤醒阿Q们的美梦。鲁迅的意义,从来不是虚幻的文学概念,其特殊意义伴随中国社会变革的发展而诞生。
我很怀念我的出生地江南,绍兴的小菜:清炒南瓜藤,鳖炖甲鱼,干菜红烧肉,雪里蕻墨鱼汤,腌蟹,蒸河鲜,霉千张蒸肉,臭豆腐,腌笃鲜,矮脚菜梗,馋煞人……
鲁迅曾写道:“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色的桑葚……”“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与枯树,茅屋,榻,伽蓝,农夫与村妇,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浆,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浙江的文化底蕴,非只言片辞可描绘。比如漫步绍兴,鲁迅故居轩亭口往前,古意盎然,满城飞花,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就义处、徐渭艺术馆、王阳明故里,八字桥、沈园、仓桥、青藤书屋等目不暇接;大禹陵、兰亭、覆卮山,云山多婉,江流多湾,桑榆树上的霭霭暮景,连鲁迅外婆家,都够心灵滔天翻江一时。
鲁迅塑造的文学形象:阿Q、闰土、祥林嫂、赵太爷、狂人、涓生、华老栓等,犹如贾宝玉、关云长、林黛玉、李逵、武松、刘备、曹操,已成为无法抹杀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曾住绍兴咸亨酒店,四壁萧然,夜忽联想到祥林嫂被排斥在祝福大典之外,四处泛起祥林嫂凄凉的哭声……再如鲁迅《野草》,非现实主义,是现代主义;而匕首投枪的杂文,指摘江山,泠然沧海,一往无前肃上笔端。先生的文章,万语千言卷走的是时代流光,仰天遥看星斗阑干。
鲁迅小说中的插图。
广东古代有六祖慧能、张九龄、陈献章、陈恭伊等人,近代有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苏曼殊等人,他们都曾在中国历史上留下重要印记。可惜鲁迅在广州的时间太短,尽管“鲁迅与广州”一直是研究界长兴不衰的话题。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有一家历史上与鲁迅关系密切的“内山书店”,矗立于校园中。鲁迅曾先后500多次走进上海虹口内山书店,《记念刘和珍君》《友邦惊诧论》《为了忘却的记念》等都是他在内山书店时期完成的。港中深校长徐扬生教授是绍兴人,内山书店由他引进校园,大学为此等了16个月。这次演出交响乐《鲁迅》的诸多独唱家是港中深音乐学院的著名教授,鲁迅思想的影响力,得以在港中深传承。校长为我的黑胶唱片《鲁迅》题名,缘分尽显。鲁迅的文化,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在志向高远之奋力中,有一眼望不到尽头之未来。
1925年—1927年,郭沫若、鲁迅、傅斯年、顾颉刚、冯友兰、陈焕镛、郁达夫等学者纷纷来到广州中山大学,形成“北雁南飞”现象。我来任深圳音乐学院院长,是身体力行鲁迅故居德寿堂的两行大字: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中国音协75年,曾有5任主席,只有我是广东人,仍在广东工作。这是历史机缘,让“音乐崛起在南方”是音乐学院的鸿鹄志。中国音乐的繁荣,大都集中在京沪,随着大湾区经济崛起,不敢说文学,但音乐是可以发一发宏愿的。
我似在写一本岁月的书,交响乐《鲁迅》的音乐,每个音符积淀的沉重与激情,都属于鲁迅,乐音是鲁迅精神的延续。
作者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