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天配资利息 品牌延伸——小米要卖卫生巾了?
“小米要卖卫生巾了?”按天配资利息
2025年3月19日,一条关于小米注册“卫生护垫类”商标的新闻突然冲上热搜。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调侃“年轻人的第一片卫生巾”,有人质疑“手机厂商做日用品是自毁品牌”,还有人翻出小米近年申请的毛巾、文具、汽车等五花八门的商标,感叹“雷军的商业版图像一张渔网”。
卫生巾表情包——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前小米生态链总经理还说“卫生巾真做不了”,但是目前该博文已经搜索不到。
小米生态链总经理微博(现已删除)
近几年关于卫生巾质量问题的质疑与担忧频频出现,女性用户们特别期望能有一个值得大家信赖的厂商生产出合格又有质量保障的卫生巾产品出来。
展开剩余77%而在前两天召开的3.15晚会曝光了劣质卫生巾和纸尿裤事件后,又再一次引起了卫生巾质量的热议,众多网友又纷纷跑到雷军的评论区刷屏,请愿雷军出手,实现“卫生巾自由”。
网友请愿小米生产卫生巾——雷军微博
这场看似荒诞的全民请愿背后,藏着一个经济学经典命题:当品牌信任遭遇市场真空时,消费者会主动给企业戴上救世主的光环。
根据中国商标网数据,小米自2018年起已成功注册30多个医药类商标,涵盖“小爱同学”牌卫生护垫、“米家”医用眼罩等产品,而那个被反复提及的“小米卫生巾”商标虽未获核准,却在2025年3月18日单日引发了超过2.6亿次的话题讨论。
小米申请卫生护垫商标——中国商标网
这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悬疑剧——消费者集体将卫生巾与手机厂商强行配对,本质上是对品牌延伸效应的本能运用:在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里,人们宁愿相信一个跨界的巨头,也不愿再赌小作坊的良心。
品牌延伸的经济密码,藏在小米汽车的交付数据及雷军的个人魅力里。
小米系列产品一向以高质量低价格而闻名,当雷军宣布2024年交付13.5万辆汽车、2025年目标30万辆时,资本市场看到的不仅是造车实力,更是“小米=高质低价”的心智穿透力。
小米汽车交付量——小米汽车微博
尼尔森研究显示,消费者对新品类产品的接受速度,在品牌延伸策略下可提升40%。这种信任迁移在卫生巾市场同样成立:26岁的小敏在315当晚扔掉了所有囤货,她打开小米商城选购充电宝时突然想到——“要是这里能买卫生巾多好?”
这个看似跳跃的逻辑,实则暗合行为经济学中的锚定效应:人们会把对手机品质的信任,自然投射到汽车、毛巾甚至卫生巾上,就像苹果用户会默认AirPods和Apple Watch同样可靠。
但正如部分网友所担忧的一样,这场狂欢背后也暗藏危机。
小米卫生巾表情包——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云南白药为例,最开始以生产中成药闻名,后将领域拓展至牙膏生产,而在2010年,云南白药牙膏却因成分争议导致股价单日暴跌7%,证明品牌延伸是把双刃剑。
若小米真将卫生巾纳入生态链,需要建立比造芯片更严苛的品控体系:比如用物联网传感器监控生产线温湿度,像检测锂电池漏液率一样检验棉芯吸收性;或是将卫生巾接入“女性健康生态”,让智能手环根据生理周期数据推荐产品型号。毕竟当“小米”二字印上卫生巾包装时,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产品,更是对“科技公司不会让女生烂屁股”的终极信任。
此刻的小米正站在品牌延伸的十字路口。那些在商标局备案的“卫生护垫”“医用眼罩”,既可能是防御性注册的盾牌,也可能是重构消费生态的利剑。
但无论如何,这场荒诞请愿已揭示一个残酷现实:当行业信任崩塌时,消费者会用脚投票,把票投给那个最不像本行的救星。或许正如网友设计的恶搞包装图所写——真正的品牌价值,从来都是用户替你定义的商品。
发布于: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