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配资系统 IEA报告:未来三年全球电力需求急剧上升
在历经煤炭、石油时代后炒股配资系统,国际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电力时代。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5电力报告》预测了当前至2027年,全球电力发展的趋势以及挑战。该报告认为,预计到2027年全球的电力消耗将急剧上升。建筑、交通和工业的电气化,再加上对空调和数据中心不断增长的需求,正在引领全球经济向以电力为基础的时代转变。
报告显示,未来三年全球用电量将增加3500太瓦时(TWh)的空前水平,相当于每年向全球电力消费中增加了一个日本的等效电力。
“全球电力需求加速增长,凸显了全球能源系统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新的电力时代的到来。”国际能源署能源市场与安全主管赛德莫里(Keisuke Sadamori)在最新声明中表示,“但它也给各国政府确保安全、负担得起和可持续的电力供应带来了不断变化的挑战。”
用电需求激增
国际能源署认为,全球电力消耗预计将在2025~2027年间快速增长,这源于国际社会中工业生产需求的增长、空调使用量的增加、电气化的加速以及全球数据中心的扩展。
具体数据显示,全球电力需求将从2022年的27178太瓦时增加到2027年的32542太瓦时,增幅近20%。其中,2023~2024年的增速达4.3%,为近些年来较高的水平。
2025~2027年,报告预计,全球电力消费年复合平均增速约为3.9%,比2022~2023年的2.5%有显著增加。
就地区而言,亚太引领全球用电需求的增长。2023~2024年,亚太地区的用电需求为15452太瓦时,遥遥领先其他地区,增幅也达到5.9%,超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其中,2024年中国的电力需求增长了7%,主要由工业发展、空调需求增加以及数据中心和5G网络的扩展推动。预计2025年至2027年期间,中国电力需求将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此外,2024年印度的电力需求增长了5.8%,主要由强劲的经济增长和空调需求增加推动。预计2025年至2027年,印度电力需求将以年均6.3%的速度增长。
对比2022~2023年和2023~2024年,新兴经济体用电需求的增长推动了全球电力需求快速增加。同期,诸如澳大利亚、美国和欧洲一些地区负电价现象有所增加,反映了这些地区电力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的情况。

当然,报告也强调,2022~2023年间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助推了新兴经济体用电需求的高企,而2023~2024年的增长则更多由长期趋势如电气化和数据中心扩展驱动。
数据研究公司Precedence Research分析称,2023~2034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的份额也在加速扩大,将从2023年1140.6亿美元增加至2034年的3646.2亿美元。11年间将翻一番多(2.1倍多)。
《世界能源展望2024》曾就2010~2035年间国际社会对能源与电力需求的变化进行了对比。该展望认为,鉴于全球人口增加以及各地区经济复苏不一,基于各国在能源、气候等领域最新的政策目标,从2023年至2030年,能源需求的年增长率将进一步减缓至仅0.5%。反观电力需求,会从2010~2023年2.7%的增幅提升至2023~2035年的3%。
就电力供给而言,当前可再生能源扮演了重要角色。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供应中的占比持续增加,预计2025年至2027年期间将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95%。其中,太阳能光伏(PV)和风能是主要的增长来源。去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增长了30%,预计到2027年将占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一半。
报告认为,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供应中增速显著,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如果说,2022~2023年这一方面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那么2023~2024年的增长涵盖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可靠性与资源充足性
在全球电力需求增加的同时,报告也提出了各地区电力市场所面临的挑战与趋势。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力需求中的占比提升,一个积极的趋势是碳减排的效应在逐渐放大。报告显示,全球电力行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预计将在2024~2027年保持相对平稳,主要得益于可再生能源与核能的增长。其中,排放强度下降了3%,预计2025年至2027年期间将年均下降3.6%。
为了保持这一趋势,国际能源署认为,有必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投资,尤其是在电网和能源储存方面。“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光伏、风能、氢能等将在未来创造巨大的减排潜力。这些技术共同承担了到2050年四分之三的二氧化碳减排任务。因此,积极解决部署障碍,改善电网基础设施,扩大储能能力,将是实现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报告写道。

一个欣喜的趋势是,2023年以来,每年有近2万亿美元投资流入可再生能源领域,几乎是传统化石燃料新项目投资的两倍。
除了确保可再生能源在发电领域的占比不断提高外,报告还专辟章节探讨了当前频频出现的极端气候对各国电力系统供电稳定性与可靠性的影响。气温与电力负荷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尤其是高温或严寒天气会导致空调、采暖等设备用电负荷明显上涨,且区别于正常天气时的日间用电高峰状况。极端天气对供给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再生能源,以光伏为例,不仅受阴晴天气影响,在极高或极低温度时段发电效率要低于常规时候。
与此同时,2024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洪水、热浪、飓风都已成为影响全球电力供给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去年初,由于遭遇大范围冬季风暴,美国多地发生了大规模停电事件。夏季,大西洋的飓风又特别频繁,对加勒比地区国家造成了广泛地破坏和电力供应中断。同样,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也因风暴损坏了输电基础设施而遭受了重大停电。与此同时,由于干旱导致的水电产量减少,全球电力系统面临压力。墨西哥在热浪和水电发电量低的情况下,面临电力需求高峰期的供应紧张。这些事件无疑都凸显了国际社会提高电力系统应对极端天气影响的重要性。
报告认为,未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天气,能源多样化、建立区域电力互联以及实施弹性发电策略将越显重要。而完善信息收集、加强数字化和提高电力系统中断时的信息透明度,不仅利于加强电力系统的韧性,同时对国际社会为确保电力供给稳定炒股配资系统,提前制定预防措施也十分关键。